I think I have a prosperous February.
Though the return is definitely behind many others, I get the glimpse of following the trend, and trying to do action quickly in getting in and out.
One thing is, I did a bit too many transactions this month, and there are some unnecessary transactions. I should avoid this in the coming days.
Also, some patience is needed in certain situation if you have a view on the trend.
YTD return: 9.94%
Holdings:
315 - 6 lots
440 - 3 lots
823 - 1 lots + odd lots
2002 - 8 lots
2800 - 1 lots + odd lots
2840 - 1 lots + odd lots
6823 - 2 lots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Range trading
Seems to be a range trading these days...
Gotta be careful... Beware of losing all your gain in this kind of market situation.
Control! Go in again when there's an obvious tendency of going upward.
Refer to daily chart to monitor the situation these days.
Holdings now:
315
440
823
1086
2002
2800
2840
I think I should get away from the market for a while
Gotta be careful... Beware of losing all your gain in this kind of market situation.
Control! Go in again when there's an obvious tendency of going upward.
Refer to daily chart to monitor the situation these days.
Holdings now:
315
440
823
1086
2002
2800
2840
I think I should get away from the market for a while
Nba
唔知點解,今年好想睇nba all star game,同林書豪應該冇乜關係,因為佢都冇份打。
舊時好鍾意打籃球,特別係鍾意on fire 既感覺。但而家一來技術退步(體能冇乜點退步),二來on fire 又如何?我今日贏盡你都不代表什麼,覺得這只是一時之氣。係就好似 j Lin 贏晒班黑人球員...
Btw, 點解美國經濟咁差都仍然養得起個班球員?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舊時好鍾意打籃球,特別係鍾意on fire 既感覺。但而家一來技術退步(體能冇乜點退步),二來on fire 又如何?我今日贏盡你都不代表什麼,覺得這只是一時之氣。係就好似 j Lin 贏晒班黑人球員...
Btw, 點解美國經濟咁差都仍然養得起個班球員?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聯想 (NOT Lenovo)
真係覺得聯想既能力好重要.
呢個係運用直覺 pick up 一d idea 之後要做既野.
呢個關乎能否發現危與機, 然後要採取什麼行動.
如果有時腦中閃過一些idea 但你冇去繼續聯想, 分析既話, 可能會令自己錯失機會, 或者put yourself at risk.
呢個係運用直覺 pick up 一d idea 之後要做既野.
呢個關乎能否發現危與機, 然後要採取什麼行動.
如果有時腦中閃過一些idea 但你冇去繼續聯想, 分析既話, 可能會令自己錯失機會, 或者put yourself at risk.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quote) 知乎问答:牛人之路 - 给平凡而不安分的你
知乎问答:牛人之路 - 给平凡而不安分的你
问题:程序员年过三十之后一定要开始专注于一个行业吗?
喜欢研究技术,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不想局限于某个行业。现就职于某世界500强,CS硕士毕业四年,是第二份工作。参与了公司史上最难项目,写代码少,读代码多,与人沟通更多,很boring。我觉得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技术越牛越有安全感。
因已成部门骨干,提辞职后领导挽留我说,男人过了三十岁要专注于一个行业,国内真正做技术的不多,大部分还是偏重于业务层的编码。我想了想,貌似国内真正研究技术或对技术含量需求高的工作都在淘宝、百度、腾讯。不知MS、Google以及其他一些顶级软件外企怎样。下一步是不是继续去外企呆着。
敬请技术前辈指点。至少目前我还是想成为技术牛人,拿一份体面的薪水,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
这个问题让我很有感触,写写自己的想法,送给有缘人。回答有所扩展,希望不是答非所问。
提问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成为技术牛人是手段,拿体面的薪水是过程,目的是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本来一个不高的生活目标,在我们这里几乎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有点残酷,不是吗?我讲一下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我觉得最好的出路是什么。
小众的方法有很多,出国,嫁的好(娶的好),拼爹,等等。我想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没有这个运气,二没有这个坚硬的心灵。
大众的方法说白了就两种,一种是进一个舒适有特权本身就有“尊严”的环境,也许是“系统”本身(公务员),也许是“系统”的亲儿子(国企)。另一种就是提升自己,成为一个“牛人”,然后机会好可以参与成功的创业公司,至少也可以在公司里做个金领。
先看看第一种,我反对有理想的年轻人选择这条路。我一直认为两件事很重要,一是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二是要为未来做规划,不要为当下做规划。如果你在一个现在很光鲜很体面很容易的地方过过小日子,而不考虑未来的某一天这个系统可能会发生大的变化,我觉得你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和你自己的一厢情愿。
现在进入主题,第二种方式,提升自己,成为牛人,也就是我认为的“正道”。怎么定义牛人?如何成为一个牛人?成了牛人以后怎么办?
什么样的人是牛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牛人的种类有很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难被替代,我最简单的回答是,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人就是牛人。
如何成为一个牛人?也就是说怎么才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是要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如果你数据库可以做到冯大辉,架构可以做到淘宝,腾讯,百度首席架构师,恭喜你,你已经是牛人了。但机会决定命运,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做那种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退而求其次,把你最擅长的事情做精,然后再有选择地发展一些其它方面的能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专多能,做个复合型人才。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最现实的一条路。至于发展什么,各个人的情况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有几条软能力几乎是必须的:值得信任,会沟通,大气。有了这几条,再加上过硬的专业技能,你就已经是高级人才了。
成了牛人以后怎么办?我几乎可以确信,当你成为牛人以后,找工作已经不是问题,谈薪水也不是问题,你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这时候如何选择,会直接导致你只是过一个富足的生活,还是继续前进,成为一个大牛。决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几点很重要:
1. 现在的金钱回报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2. 你的选择要符合你的长远目标。
3. 做什么事情非常重要。
4. 和谁一起工作比做什么事情更重要。
5. 开心最重要。
麦肯锡有个报告里面说,中国现在的人才很多,但高级人才缺口很大。这里给每个人一个三步走的建议:
1. 分析自己,抓住机会,尽快成为高级人才。
2. 因为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所以机会一定很多。
3. 做好选择,实现跨越。
最后,请耐心一点,这个社会太浮躁,我们又有太多的神话和少年天才,让我们每个人都自愧不如。羡慕别人有个屁用?你必须相信,好运气不是你的,才气也不会突然降临,一切都要靠自己,有效率的一万个小时是少不了的。平常心一点,你反而会更从容,成功也会自然来临。
拔苗助长,打激素的事儿,长不了。
问题:程序员年过三十之后一定要开始专注于一个行业吗?
喜欢研究技术,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不想局限于某个行业。现就职于某世界500强,CS硕士毕业四年,是第二份工作。参与了公司史上最难项目,写代码少,读代码多,与人沟通更多,很boring。我觉得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技术越牛越有安全感。
因已成部门骨干,提辞职后领导挽留我说,男人过了三十岁要专注于一个行业,国内真正做技术的不多,大部分还是偏重于业务层的编码。我想了想,貌似国内真正研究技术或对技术含量需求高的工作都在淘宝、百度、腾讯。不知MS、Google以及其他一些顶级软件外企怎样。下一步是不是继续去外企呆着。
敬请技术前辈指点。至少目前我还是想成为技术牛人,拿一份体面的薪水,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
这个问题让我很有感触,写写自己的想法,送给有缘人。回答有所扩展,希望不是答非所问。
提问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成为技术牛人是手段,拿体面的薪水是过程,目的是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本来一个不高的生活目标,在我们这里几乎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有点残酷,不是吗?我讲一下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我觉得最好的出路是什么。
小众的方法有很多,出国,嫁的好(娶的好),拼爹,等等。我想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没有这个运气,二没有这个坚硬的心灵。
大众的方法说白了就两种,一种是进一个舒适有特权本身就有“尊严”的环境,也许是“系统”本身(公务员),也许是“系统”的亲儿子(国企)。另一种就是提升自己,成为一个“牛人”,然后机会好可以参与成功的创业公司,至少也可以在公司里做个金领。
先看看第一种,我反对有理想的年轻人选择这条路。我一直认为两件事很重要,一是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二是要为未来做规划,不要为当下做规划。如果你在一个现在很光鲜很体面很容易的地方过过小日子,而不考虑未来的某一天这个系统可能会发生大的变化,我觉得你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和你自己的一厢情愿。
现在进入主题,第二种方式,提升自己,成为牛人,也就是我认为的“正道”。怎么定义牛人?如何成为一个牛人?成了牛人以后怎么办?
什么样的人是牛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牛人的种类有很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难被替代,我最简单的回答是,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人就是牛人。
如何成为一个牛人?也就是说怎么才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是要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如果你数据库可以做到冯大辉,架构可以做到淘宝,腾讯,百度首席架构师,恭喜你,你已经是牛人了。但机会决定命运,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做那种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退而求其次,把你最擅长的事情做精,然后再有选择地发展一些其它方面的能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专多能,做个复合型人才。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最现实的一条路。至于发展什么,各个人的情况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有几条软能力几乎是必须的:值得信任,会沟通,大气。有了这几条,再加上过硬的专业技能,你就已经是高级人才了。
成了牛人以后怎么办?我几乎可以确信,当你成为牛人以后,找工作已经不是问题,谈薪水也不是问题,你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这时候如何选择,会直接导致你只是过一个富足的生活,还是继续前进,成为一个大牛。决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几点很重要:
1. 现在的金钱回报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2. 你的选择要符合你的长远目标。
3. 做什么事情非常重要。
4. 和谁一起工作比做什么事情更重要。
5. 开心最重要。
麦肯锡有个报告里面说,中国现在的人才很多,但高级人才缺口很大。这里给每个人一个三步走的建议:
1. 分析自己,抓住机会,尽快成为高级人才。
2. 因为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所以机会一定很多。
3. 做好选择,实现跨越。
最后,请耐心一点,这个社会太浮躁,我们又有太多的神话和少年天才,让我们每个人都自愧不如。羡慕别人有个屁用?你必须相信,好运气不是你的,才气也不会突然降临,一切都要靠自己,有效率的一万个小时是少不了的。平常心一点,你反而会更从容,成功也会自然来临。
拔苗助长,打激素的事儿,长不了。
除息日
除息日
除息日在股市指一個特定日期,如果某一上市公司宣佈派發股息,在除息日之前一日持有它的股票的人士(即股東)可享有該期股息,在除息日當日或以後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人則不能享有該期股息。
許多上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向股東派發股息,由於這些公司的股東隨股票交易而經常變更,因此需要定出一個登記基準日來判定可享有某期股息的股東名單及他們的持股量。股東如欲收取該期股息,必須確保他的股票在登記基準日前的截止過戶日期前已辦妥過戶手續(即股票轉名手續)。股票成交日期與交收日期通常不是同一天,如果在截止過戶日期前最早的某一日買入的股票已趕不及辦理過戶,即是買方不能享有股息(賣方享有股息),該日即為除息日。
由於在除息日當日買入股票的人已不能享有該期股息,交易所會在除息日開市前自動把該股票的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扣減股息,定為該股票的開市參考價。
Bought 4 lots of 315
除息日在股市指一個特定日期,如果某一上市公司宣佈派發股息,在除息日之前一日持有它的股票的人士(即股東)可享有該期股息,在除息日當日或以後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人則不能享有該期股息。
許多上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向股東派發股息,由於這些公司的股東隨股票交易而經常變更,因此需要定出一個登記基準日來判定可享有某期股息的股東名單及他們的持股量。股東如欲收取該期股息,必須確保他的股票在登記基準日前的截止過戶日期前已辦妥過戶手續(即股票轉名手續)。股票成交日期與交收日期通常不是同一天,如果在截止過戶日期前最早的某一日買入的股票已趕不及辦理過戶,即是買方不能享有股息(賣方享有股息),該日即為除息日。
由於在除息日當日買入股票的人已不能享有該期股息,交易所會在除息日開市前自動把該股票的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扣減股息,定為該股票的開市參考價。
Bought 4 lots of 315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目標
我地不要求每次都贏錢,但我地要做到長期正回報,而且那是一個可接受的回報率。
其實係現階段係冇乜可能見到中長期趨勢逆轉,所以之前已沽出的是好難可以用更低的價錢重新買入。
現在唯有盡量去捕捉短期趨勢的改變,但策略會變成亦步亦趨,一見什麼風吹草動就要轉身快。
要學習等待、忍耐,這是紀律的一部分。
其實係現階段係冇乜可能見到中長期趨勢逆轉,所以之前已沽出的是好難可以用更低的價錢重新買入。
現在唯有盡量去捕捉短期趨勢的改變,但策略會變成亦步亦趨,一見什麼風吹草動就要轉身快。
要學習等待、忍耐,這是紀律的一部分。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Maybe an implication for myself
Is it what should I do?
"在如此背景下,長期持有的策略似乎不大可行。較可行的是炒一個周期,踏浪而行,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後便回吐,然後離市,等待下一個回落的周期,低位才再入市。這涉及紀律及耐性,只有很少數人能做到。 "
"在如此背景下,長期持有的策略似乎不大可行。較可行的是炒一個周期,踏浪而行,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後便回吐,然後離市,等待下一個回落的周期,低位才再入市。這涉及紀律及耐性,只有很少數人能做到。 "
What's more for myself,
Taking every tran as an independent event. Think about the short, mid term trend before stepping in.
因為再好的股票都會有可能令你人蝕錢.
"在如此背景下,長期持有的策略似乎不大可行。較可行的是炒一個周期,踏浪而行,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後便回吐,然後離市,等待下一個回落的周期,低位才再入市。這涉及紀律及耐性,只有很少數人能做到。 "
"在如此背景下,長期持有的策略似乎不大可行。較可行的是炒一個周期,踏浪而行,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後便回吐,然後離市,等待下一個回落的周期,低位才再入市。這涉及紀律及耐性,只有很少數人能做到。 "
What's more for myself,
Taking every tran as an independent event. Think about the short, mid term trend before stepping in.
因為再好的股票都會有可能令你人蝕錢.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徒然
Made a number of transaction this week, but the result is not good.
定力不夠, 徒勞無功, 事倍功半.
Holdings:
179
315
440
823
2840
2800.
YTD return: 8.17%.
Making too many transactions meant you changed your view too frequently... Have a more macro view please.
定力不夠, 徒勞無功, 事倍功半.
Holdings:
179
315
440
823
2840
2800.
YTD return: 8.17%.
Making too many transactions meant you changed your view too frequently... Have a more macro view please.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Keep running
Target during off season:
- Three times a week.
- One tempo, one sprint, one long run.
- Total distance per week: ~30k
- Three times a week.
- One tempo, one sprint, one long run.
- Total distance per week: ~30k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Recent situation
Did several transactions these days, simply saying I sold
38,
148,
868,
669,
And some 440.
Then I bought two lots of 315.
(quote)
港股不一定跟美股走,但由這個角度來看,新興市場股票依然落後,港股近日二三線股票開始亂飛,實在是久違了的現象,細價股追買形勢相信會繼續下去。
近日指數膠着,大市亂炒,成交卻大增,更大程度反映資金入市,但在追逐補貨;但是,當更多股價回升至250天線水平上,加上業績期來臨,買股不買市的情況將更為明顯,而在進入選股階段後,政策受惠股、價值類股份,或會更加值得留意。
恒指在18000點時,買股可以不談品味;但恒指來到21000點,買股要更具有策略,更加揀擇,畢竟派對已經到了下半場。
38,
148,
868,
669,
And some 440.
Then I bought two lots of 315.
(quote)
港股不一定跟美股走,但由這個角度來看,新興市場股票依然落後,港股近日二三線股票開始亂飛,實在是久違了的現象,細價股追買形勢相信會繼續下去。
近日指數膠着,大市亂炒,成交卻大增,更大程度反映資金入市,但在追逐補貨;但是,當更多股價回升至250天線水平上,加上業績期來臨,買股不買市的情況將更為明顯,而在進入選股階段後,政策受惠股、價值類股份,或會更加值得留意。
恒指在18000點時,買股可以不談品味;但恒指來到21000點,買股要更具有策略,更加揀擇,畢竟派對已經到了下半場。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SCM 2012
今次已經係第六次跑全程馬拉松, 係最快的一次, 時間係3:33"13.
今次亦都係準備得最多的一次. 其實上年馬拉松之後, 都有keep 住跑下, 也參加了好幾個比賽..
上年年頭狀態都還可以, 到後來天氣轉熱和濕, 狀態意欲都減退很多.
今年係第一次體會到夏天跑步那種辛苦, 個人覺得比扒艇更甚.
後來到了六月, 開始同扒艇戰友阿秋一起練習. 他體能比我好,跟他跑 interval, 頭幾次感覺真係好辛苦, 不過好在有佢一齊跑, 狀態漸漸回復.
有一次同佢傾開下一次馬拉松既目標, 先知大家不約而同都係想跑到3:30, 於是一齊夾下來緊既訓練計劃, 一星期大概跑幾多, 最長跑幾多 etc, 亦都盡量每星期一齊跑長課.
有了training partner, 有了計劃, 有了目標, 個人反而輕鬆下來. 因為我知道, 只要依照計劃, 最終結果都不會差太遠, 我就是要相信呢個計劃可以帶來的結果.
況且人大了, 思想有點改變了, 會著重過程多於結果. 同阿秋練跑, 互相競爭是有的, 但目的唔係為爭一日之長短, 反而係想著大家幫大家進步.
其實去到上年秋天, 已經超越左上一年既成績, 所以覺得要達標應該不難. 但去到一月時, 狀態有少許回落, 好似跑得比之前慢, 開始覺得有需要調整目標.
去到比賽前一個星期, 見到天氣預測比賽當日有點回暖同潮濕, 即刻不敢樂觀, 將目標調低至 3:30 - 3:35.
比賽當日, 帶著三個目標時間 (3:35, 3:30, 3:25)既pace chart, 預備隨時改變計劃. 比賽開始時, 就跟著較慢的兩個pacing 去做, 希望前半段保持係兩個目標之間, 過了一半再作打算.
天氣沒有想像中暖同濕, 感覺不錯, 到了一半時甚至可以達到3:30 既指定時間, 以為自己可以keep 到之際, 步伐竟然不知不覺慢下來, 同埋覺得越來越累, 到了西隧之前, 更覺得有點抽筋...
不過見到 so far 時間比3:35 既目標快兩分鐘, 覺得冇理由要放棄, 於是見步行步, 不敢太快, 也不敢太慢.
去到天星碼頭, 再跟上阿秋, 佢話不如一齊衝線... 就係呢句說話, 成個人亢奮起來, 大家既步伐又再次快起來.
就係咁樣一路衝一路抽之下來到最後直路, 我想, 既然講左一齊衝線, 就言出必行. 應該冇野比一齊衝線作為整個賽季既終點更完美吧!
要再次多謝一起練習過戰友,特別係阿秋同Susan, 多謝老婆既批准及家人既支援!
一個小總結, 今年玩過既其他比賽有:
Tolo10k(四月)
荃灣10k(八月)
Coca-cola 10k (九月)
HKDRC半馬 (十月)
石岡30K (十二月)
美津濃半馬 (一月)
除左美津濃半馬, Coca-cola 10k, HKDRC半馬, 石岡30K 都係我極力推薦的, 希望來緊今年可以叫埋其他戰友玩.
今次既訓練回顧
Apr - Aug: < 30k per week, longest per session: 15k
Sep: 40-5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15k
Oct: 50-6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20k
Nov: 60-7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25k
Dec: ~7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33k
Jan: 50-7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30k
檢討:
覺得長課有待改善, 寧願pace 稍減, 但希望可以做到兩三次36k, 路線不要只是平路. 另外也要發掘下其他速度訓練, 不要只是做interval.
今次亦都係準備得最多的一次. 其實上年馬拉松之後, 都有keep 住跑下, 也參加了好幾個比賽..
上年年頭狀態都還可以, 到後來天氣轉熱和濕, 狀態意欲都減退很多.
今年係第一次體會到夏天跑步那種辛苦, 個人覺得比扒艇更甚.
後來到了六月, 開始同扒艇戰友阿秋一起練習. 他體能比我好,跟他跑 interval, 頭幾次感覺真係好辛苦, 不過好在有佢一齊跑, 狀態漸漸回復.
有一次同佢傾開下一次馬拉松既目標, 先知大家不約而同都係想跑到3:30, 於是一齊夾下來緊既訓練計劃, 一星期大概跑幾多, 最長跑幾多 etc, 亦都盡量每星期一齊跑長課.
有了training partner, 有了計劃, 有了目標, 個人反而輕鬆下來. 因為我知道, 只要依照計劃, 最終結果都不會差太遠, 我就是要相信呢個計劃可以帶來的結果.
況且人大了, 思想有點改變了, 會著重過程多於結果. 同阿秋練跑, 互相競爭是有的, 但目的唔係為爭一日之長短, 反而係想著大家幫大家進步.
其實去到上年秋天, 已經超越左上一年既成績, 所以覺得要達標應該不難. 但去到一月時, 狀態有少許回落, 好似跑得比之前慢, 開始覺得有需要調整目標.
去到比賽前一個星期, 見到天氣預測比賽當日有點回暖同潮濕, 即刻不敢樂觀, 將目標調低至 3:30 - 3:35.
比賽當日, 帶著三個目標時間 (3:35, 3:30, 3:25)既pace chart, 預備隨時改變計劃. 比賽開始時, 就跟著較慢的兩個pacing 去做, 希望前半段保持係兩個目標之間, 過了一半再作打算.
天氣沒有想像中暖同濕, 感覺不錯, 到了一半時甚至可以達到3:30 既指定時間, 以為自己可以keep 到之際, 步伐竟然不知不覺慢下來, 同埋覺得越來越累, 到了西隧之前, 更覺得有點抽筋...
不過見到 so far 時間比3:35 既目標快兩分鐘, 覺得冇理由要放棄, 於是見步行步, 不敢太快, 也不敢太慢.
去到天星碼頭, 再跟上阿秋, 佢話不如一齊衝線... 就係呢句說話, 成個人亢奮起來, 大家既步伐又再次快起來.
就係咁樣一路衝一路抽之下來到最後直路, 我想, 既然講左一齊衝線, 就言出必行. 應該冇野比一齊衝線作為整個賽季既終點更完美吧!
要再次多謝一起練習過戰友,特別係阿秋同Susan, 多謝老婆既批准及家人既支援!
一個小總結, 今年玩過既其他比賽有:
Tolo10k(四月)
荃灣10k(八月)
Coca-cola 10k (九月)
HKDRC半馬 (十月)
石岡30K (十二月)
美津濃半馬 (一月)
除左美津濃半馬, Coca-cola 10k, HKDRC半馬, 石岡30K 都係我極力推薦的, 希望來緊今年可以叫埋其他戰友玩.
今次既訓練回顧
Apr - Aug: < 30k per week, longest per session: 15k
Sep: 40-5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15k
Oct: 50-6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20k
Nov: 60-7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25k
Dec: ~7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33k
Jan: 50-70k per week, longest session: 30k
檢討:
覺得長課有待改善, 寧願pace 稍減, 但希望可以做到兩三次36k, 路線不要只是平路. 另外也要發掘下其他速度訓練, 不要只是做interval.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訂閱:
意見 (Atom)